当前位置 : 首页
> 先进模范
【残疾人就业创业和助残典型】刘加芹:踩着缝纫机“踏”出致富路

刘加芹,1975年11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平邑县武台镇。2006年,创办平邑县凯凯服饰有限公司,主营校服、工作服制作。她凭借自强不息、拼搏奉献的精神,安置20余名残疾人职工,带动10户贫困户脱贫,荣获“临沂市自强模范”“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”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等众多荣誉。

刘加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,心脏手术后,腿部神经受损,行走困难。然而,身体的不便并未磨灭她的创业决心。2006年,在武台镇咸家庄村,她创办了服装加工点,从此开启创业之路。初期条件异常艰苦,仅有5名员工、8台旧电动缝纫机、1台熨斗和1台锁边机。作为负责人,她身兼数职,既要四处寻找生意门路,又要亲自参与服装加工,还要管理日常琐碎事务,每天起早贪黑,忙碌不停。

由于腿部不便,外出跑业务对她来说是巨大挑战。她独自前往临沂市劳保市场,挨家挨户揽活,连续跑了3天,却一无所获。就在她要放弃的时候,一位女老板被她的毅力与执着所打动,将2000件大褂的制作订单交给了她。这是刘加芹团队的第一批任务。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,她们顺利完成,凭借出色的质量,刘加芹赢得了女老板的信任,此后业务逐渐增多,口碑也越来越好。服装厂生产逐步进入正轨,从村落加工点发展成服装加工公司。创业成功的刘加芹没有忘记那些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朋友。自创办企业以来,她辐射带动22户周边村庄的残疾人增收致富。

刘加芹运用丰富的服装加工经验,免费为残疾人职工提供技术培训,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。她根据残疾人职工的身体状况,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工作,有的安排上机操作,有的做剪线头之类的简单工作。对于行动不便无法进厂工作的残疾人职工,她免费为其在家安装生产设备,送料上门,上门回收成品,真正实现了残疾人居家就业。

为保障残疾人职工的福利,刘加芹与每位残疾人职工签订帮扶协议,给予每件比普通人多0.5元的加工计件费,每月补助100元生活费,还提供免费午餐。在刘加芹的帮助下,残疾人职工快速适应工作,实现自身价值。服装厂老员工程潇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疫情期间孩子上网课,她无法上班。刘加芹得知后,把机器送到她家,让她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工作。赵志美2014年因病截肢,陷入深深自卑;丈夫常年患病,孩子正在上学,家庭困难。刘加芹在她家安装缝纫机,手把手教她裁剪、缝制,送料上门、取货上门,这份帮助让赵志美重新建立生活信心。

2017年,刘加芹在平邑县城开了一家分厂,在周围村开设了4个扶贫加工点,拥有80多名工人,每天加工服装500多件,年营业额达120万元。2022年,她在武台镇依托凯凯服饰建立“如康家园”残疾人之家,为残疾人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服务和就业选择。如今,凯凯服饰公司已发展到三个分厂的规模,为60多名残疾人和家庭困难的百姓提供就业机会。


信息来源:教就部、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
打印 关闭
上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