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沂水县龙家圈街道盆山村,有一位名叫田纪山的残疾人,他凭借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毅力,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,靠发展果园实现了增收致富。
逆境中踏出生存路。田纪山出生在一个困难的家庭,一周岁时便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,右下肢失去了知觉。然而,父母的爱从未减少,坚持让他读到了高中,这在上世纪70年代的山区里,实属不易。毕业后,田纪山没有向命运低头,他摆过地摊、做过编织袋生意、开过农资超市,但屡遭挫折。直到2014年,来自县残联的鼓励让他看到了希望,并告诉他,政府对残疾人创业就业及农业生产出台了许多补助政策,建议他开发家乡山地资源,自主创业。经过考察,田纪山决定承包村里的荒山种苹果。林地总投资需要10余万元,他拿出了所有积蓄,还向亲戚朋友借了部分资金。面对质疑和嘲笑,他坚信种植色水果是可靠的出路。就这样,田纪山踏上了寻求发展的新创业之路。 科技致富显身手。对于种植果树一无所知的田纪山,他深知要致富必须走科技致富的路子。田纪山收集了大量果树栽培技术方面的信息,刻苦学习,多次参加技术培训班,走访技术专家和种果大户,虚心请教。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,他掌握了果树施肥、洒药、杀虫、除草、修枝、剪叶等技术,精心护理每一株果树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果园挂果后连年丰收,每年收入可达五、六万元。田纪山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收的果实,也换来了生活的希望。 风雨中重建创业路。然而,命运并未完全眷顾这位坚强的残疾人。2019年,沂水县遭遇倒春寒,田纪山的果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。300多棵刚开始结果的苹果树被冰雹砸得体无完肤,被狂风吹得东歪西斜。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,田纪山没有倒下。他坚强地从“废墟”上站起来,发动亲戚朋友扶正树苗、修剪树枝,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。那段时间,田纪山吃住在山上,半个多月没有回家。他的爱人回想起那段日子,依然充满爱怜和心酸。但田纪山的努力没有白费,果园逐渐恢复了生机。 阳光下拓展致富路。2020年秋天,田纪山的苹果基地终于实现了规模化生产,他又趁热打铁,购买了100多棵果树苗,增租了两亩多山地进行扩容种植,将种植规模扩大到了6亩。在田纪山的精心打理下,果园提前迎来了大丰收。从2018年的年收入4万多元,到后来的近10万元,他的果园不仅实现了盈利,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致富和就业的机会。2018年到2024年,田纪山就为当地农民创造了10余万元的劳务收入。田纪山的勤劳和朴实赢得了群众的称赞,他成了当地的种植能手和科技致富带头人,并多次受到县农业、残联部门的表扬和奖励。 身残志坚谱新篇。有一种真诚叫感动,有一种可贵叫坚持。田纪山在果园的山岭间如履平地的身影,让人肃然起敬。他的创业之路虽然比健全人艰难很多,但他从未畏难、退缩或消沉过。他用自己的坚强意念谱写着人生精彩的篇章,用自己的毅力打造出一条改变命运的康庄大道。他说:“我的身体虽然残疾了,但我的精神没有残疾;能够造福家乡、造福乡亲,我就没有白活。”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,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,残疾人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。